助梦老人 修葺人生最后一公里的驿站——敬老院修缮项目
在上海,有这样一批非营利性的养老院,开办时间长,收费低廉,院中居住着的都是80、90岁的高龄老人。养老院的院舍、装修和设施已陈旧不堪:因为地板不平、走廊采光不好,老人们被困在了自己的床铺周围;因为缺少厕所及浴室的基础设施,老人们不得不放弃了部分个人清洁卫生的权利;因为厨房设施的局限、老旧,老人们只能习惯于天天千篇一律的伙食;因为活动场所缺少设施,老人们没有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权利。他们虽然居住在养老院,却无奈并没有颐养天年的安乐。当上海颐乐助老慈善基金会走进这样的养老院时,看到了许多老人困窘的生活现状,虽然养老院已经全力以赴,尽了最大的努力,满足了老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但这也已经是养老院在能够动用的资金下做到的极限了。养老院经费有限,如何改善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让老人能够安乐体面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公里,仅靠养老院微薄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一个干净、明亮、安全的卫生间、淋浴房,一个马桶边上的助力把手,一张适合年长者的护理床,一条亮堂的带有扶手的走廊,一间不再饱受漏水、潮湿和霉变的房间,一屋子平整的地板,一块可供老人户外活动的场地,一个阳台上的遮雨棚,一个可以让老人们放松休息的多功能活动室,一个安静的阅览室,一个给年老体弱的老人使用的康复室,一个整洁卫生的厨房........ 这些看起来简单的要求,却是上海颐乐助老慈善基金会捐助过的养老院的普遍需求。
上海颐乐助老慈善基金会从 2017 年开始,就深入到上海各区、街道,了解养老院的资料,再从中筛选出非营利性的、缺乏资金的、设施简陋的、长年失修的养老院名单,逐一走访评估,以确保目标定位精准。基金会在 2017 年至 2019 年的两年多时间中,已经累计出资 200余万元帮助了 6 家这样的养老院,完成了“梦想改造”,使居住在其中的617名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修缮前后对比照)
(改建后的餐厅、淋浴间和卫生间)
特困老人需要我们雪中送炭——特困老人个人关怀项目
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或常年患病、或伤残独居,就算有子女亲人也是疾病缠身或是重残失障,微薄的家庭收入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虽然街道十分关心这些老人,并在帮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给与经济上的帮助,但这些老人仍旧因为各种原因长期陷于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的困境之中。
杨浦是上海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这里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这里生活着1400多位特困老人,他们的年纪和身体状况已经不给他们任何机会,去努力跟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他们的居住环境破旧简陋,他们的收入捉襟见肘,即使节衣缩食仍很艰难地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病了也不敢去看医生…… 每月500元并不是一个大数目,但通过这一点点绵薄之力,却可以帮助这些老人维持日常生活开支,使他们生活得没那么艰难,提高一点晚年的生活质量,相对安稳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上海颐乐助老慈善基金会从 2018 年与普陀区长风街道开展特困老人个人援助项目以来,迄今为止,已经同杨浦区定海街道、杨浦区平凉街道、杨浦区养老服务协会、杨浦区控江街道、杨浦区大桥街道达成了区域内长期经济援助捐赠协议。
扶贫与共建
上海颐乐助老慈善基金也积极参与和尝试其他各类助老项目。2019年上海颐乐助老慈善基金会参与了青海果洛州的养老院定向扶贫计划。2020年上海颐乐助老慈善基金会积极尝试助力虹口区民政局的时间银行兑换活动。未来上海颐乐助老慈善基金会还将继续专注于助老的各项公益活动,为老人们可以“颐养天年,安乐养老”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