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 养老敬老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老人的一日三餐问题。让老人健康安全有尊严的生活,每一餐能够让老人安全健康的吃饱吃好,这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在上海,有这样一批非盈(营)利的养老院,因为长年缺乏资金来源,基本设施长年失修,原有的设施仅仅只能满足老人们“活着”的最低配需求,在这些养老院中的老人们被迫活成了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老人”。尤其是养老院现有食堂和厨房设施陈旧不堪,动线规划不合理,有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老人经常连一餐安心饭都吃不上。
通往食堂路上的一条有光的走廊、窗几明亮的餐桌、下雨天不会滑倒的地板,餐桌上冷热生鲜分开的餐食,周末加餐有各式小点心……这些简单而朴实的愿望,却是一些老人们最大的奢望。改善现有养老院食堂和厨房的环境,改善现有餐食健康和卫生标准,让老人安心吃上一口健康安全的暖饭,是这些养老院里老人们共同的“梦想”。
2021年5月刚刚结束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3.50%。到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可能会超过2.3亿人。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深度老龄化国家,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老龄化挑战显得尤为凸显。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社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格局。其中,养老院作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是很多老人安养晚年的重要归宿和选择之一。上海市在刚刚公布的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里有一条是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提升上海养老服务水平。
根据民政养老监测结果,选取全市养老院和老年公寓食堂和餐厨条件最差的几所机构,开展“安心暖饭”公益改造项目。据最新上海民政公布养老机构监测结果显示,康乃馨老年公寓等7家被评“较差”,2021年初,上海颐乐协同杨浦区养老协会对康乃馨老年公寓进行了实地的拜访和沟通。该老人公寓在管理团队更换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善和改进,但是老人公寓的老人的吃饭问题还是重中之重,急需解决。由于康乃馨老年公寓是普通居民楼改建的,厨房所有的设备和动线都保留了原来的民用的设计。没有生熟食物分开的储存空间, 没有大功率的油烟机,没有冷热食物分开的备餐间。因为厨房设备的限制,老人们每天吃的饭菜也比较单一。因此上海颐乐决定和康乃馨老年公寓一起针对厨房(厨灶油烟管道改造),备餐区(冷热生鲜分开,防止交叉感染)和就餐区(地面防滑,窗明几净)的改造,争取早日让老人吃到安心,安全,可口的三餐。
每一个子女都有父母,每一个父母都有老去的一天。有尊严有质量的养老院生活,从一碗安心暖饭开始。吃饱吃好吃的安全健康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很多人认为把父母放进养老院都万事大吉一了百了了,事实上,养老院的三等老人更需要社会和每个人的关注和关爱。养老院的设施和布局需要与时俱进,根据老人的基本需求而不断完善。
小小的一个举动,一碗安心暖饭,折射出对老人最基本衣食住行的关爱。通过安心暖饭行动,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养老院为老人提供安全健康的餐食,让老人吃的开心吃的安心,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养老院的公共卫生防疫有了更高的需求,确保食品安全和防止交叉感染是常态化公共卫生防疫的基本要求。所以,这个项目不仅仅是对受益的老人和养老人有价值,还为公共卫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唤起更多人关注和关爱老人对衣食住行和安全健康的基本需求,让我们人人都伸出温暖的手,把爱心传递下去,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资助低收入老人
家住五角场的何奶奶今年83岁高龄,老伴过世的早,唯一的女儿又出家去了庙里,每个月的收入仅靠自己退休工资2千多元 ,一场结肠癌手术几乎花完了她所有的积蓄。后续的治疗费用又占据了奶奶大部分的收入。何奶奶很想住进社区敬老院,但又因为经济拮据而不能成行。
老人,尤其是那些失去亲人、生活又贫困的孤寡老人,他们没有子女承欢膝下,瞻养尽孝,没有老伴陪伴左右,共享天伦;风烛残年的他们,有的甚至还受着疾病的折磨和贫穷的困扰,身心具疲。虽然社区街道都十分关心这些老人,并在帮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给与经济上的帮助,但这些老人仍旧因为各种原因长期陷于基本生活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的情况中。
据统计,目前杨浦区面临这样情况的老人就有1400多位。成立于2017年的颐乐助老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帮助低收入老人,使他们能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这些年来,颐乐助老已经和上海杨浦,虹口,普陀等社区街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社区街道的认证和指导下,为低收入老人定期送上补助金。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呼吁全社会的人都去尊敬、关爱老人,让我们人人都伸出温暖的手,把爱心传递下去;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关爱老人、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已成为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统美德。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帮助老人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老人们多一份关爱,形成全社会爱老、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敬老爱老是修养,是文化,更是人性的升华,同时也滋生了情感,丰润了生活,创造了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捧出真诚之心,拿出实际行动,为那些无助的老人撑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变成最美好的人间。 “最美不过夕阳红”,只要我们都伸出热情之手,关爱和帮助老人们,他们就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安心地去生活,享受天伦之乐。
99重阳敬老
菊花吐蕊,桂花含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营造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日前,上海颐乐助老基金会的七位位志愿者分别与当地街道居委,上门走访慰问了基金会资助的四十位老人。送上基金会的关怀和温暖,并致以节日祝福。
九九重阳节享幸福晚年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在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营造重阳节的节日氛围。由于疫情,无法对在敬老院的被资助老人进行面对面的节日慰问,于是上海颐乐助老基金会与杨浦区养老服务协会开展了九九重阳节,享幸福晚年的节日慰问活动。本次活动经费由泰国开泰银行爱心赞助。
10月15日上午,上海颐乐助老基金会、泰国开泰银行的员工、社区的工作人员、组织辖区内的敬老院工作人员、老人代表及家属都汇聚在会议室内,会议室内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上海颐乐助老理事长程静女士表达了对敬老院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的感谢,感谢他们对颐乐助老工作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并询问了老人生活及身体健康状况,叮嘱老人要注意饮食卫生,爱护身体,有什么困难积极向社区反映,希望老年朋友们都能有一个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
随后刚刚过了百岁生日的施桂贞老人的儿子向大家展示了母亲百岁生日的照片,他说自己小的时候,妈妈再困难都会给他吃苹果。现在有了颐乐助老的资助金,他也能每天给妈妈吃到鲜榨的苹果汁。他和妈妈都很感恩社会大家庭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接着,其他的老人代表及他们的家属也发表了感言,连连称赞颐乐助老工作做的好,每月收到资助金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最后颐乐助老的工作人员和泰国开泰银行的爱心员工们向在场的老年朋友们发放了节日的福利,并合影留念。
重阳节各种慰问活动是上海颐乐助老基金会每年工作中的重要安排之一,通过开展重阳节的慰问活动,既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使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集体的温暖,也营造出了浓厚、和谐的节日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颐乐助老会更加着眼于关怀老年人,把关爱、关心老年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继续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